吳俊老師 編授 保成補習班 提供

第一章 企業管理基本概念

一、企業意義:

(一)以營利為目的,從事經濟活動的事業單位。

EX:工、商、漁、牧、礦、交通等。

(二)經由人們之智慧及努力,結合土地、資本、勞動等資源,在以營利為目的,和承擔風險之下,有計劃、有組織、有效率的經營,並提供產品(Goods)和勞務(Services),以滿足市場需求的經濟個體。

二、企業構成要素:

(一)生產要素。(二)管理要素。(三)利潤要素。(四)風險要素。

三、企業八M:

(一)Money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二)Man

(三)Material

(四)Machine

(五).Method

(六)Market 

(七)Management

(八)Moral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四、企業系統:

五、企業功能:

所謂企業功能是指運用生產要素轉換成產品、勞務以滿足顧客需求的基本功能,包括有:

(一)生產功能:是指運用原料、設備、技術、方法以製造商品,提供勞務的功能。生產活動如:產品設計、工廠佈置、製程安排、品質管制等。

(二)行銷功能:現代企業經營是「行銷導向」「顧客導向」的時代。行銷的功能是要先瞭解顧客的需求來設計、生產商品透過行銷組合策略俾滿足顧客需求而創造企業利潤。

〔附註〕:行銷組合(Marketing Mix)又稱行銷的4P'S,是指產品(product)價格 (price)、行銷通路(place)、推廣(promotion)。

(三)人事功能:是指為配合企業組織的目標有效滿足人力需求的活動。如員工招募、甄選、工作分析、任用、訓練、考核、薪資、福利等。

(四)研究發展(Research & Development)功能:力求創新以解決管理上的問題之功能。

(五)財務功能:是指資金籌措及運用的功能。包括資金來源籌措、資金分配、資金融通、預算編定、成本分析與控制、財務分析等。

六、管理的意義(各有不同看法):

(一)透過他人來完成事情的一系列活動。

(二)群策群力,完成目標的過程。

(三)運用規劃、組織、用人、領導、控制等管理程序,使人力、物力、財力等作最佳的配合,以達成企業目標的活動。

七、管理功能:

管理的功能,簡言之,是指管理活動所表現的功用。管理的基本功能是,規劃、組織、用人、領導、控制的過程。茲將管理功能簡述如下:

(一)規劃(Planning):就企業的性質,預定一個基本目標,並擬定達成這些目標的策略、政策,使工作有所依據,一切按部就班、有條不紊地循序漸進,以獲致最佳績效。

(二)組織(Organizing):管理者根據業務的不同,將一個機構內劃分若干部門,各賦予適當的權責,在分工合作的原則下,順利達成組織之目標。

(三)任用(Staffing):就是指派適當的工作人員,去執行既定的計畫方案。任用必須決定完成工作所需的人力,同時儲備、甄選、訓練、評估及發展人力資源。

(四)領導(Leading):包括指揮、監督、溝通和激勵等功能,也就是引導部屬對企業目標的達成,並透過主管的權力或影響力之發揮,加強與部屬間的溝通管道,解決員工與員工之間的衝突,並在適當時機激勵部屬,同時重視物質的獎勵和精神的鼓勵,使部屬能自動自發地努力工作,並且給予有效的指導,最後能共同完成上級所交付的任務。

(五)控制(Controlling):就是在各項工作的進行過程中,隨時隨地加以檢討和考核,以確保一切工作都能依照計畫,按預定進度進行,俾免發生浪費或延誤等情事。

八、管理循環(程序):

管理活動是由規劃、組織、用人、領導、控制等所構成一連串的步驟,週而復始,循環不已(有順序)。

九、企業管理的意義:

企業之管理者運用管理功能(規劃、組織、用人、領導、控制),並結合各種資源(8M),以達成企業目標的過程。

十、企業管理的目的:

企業管理在追求績效,其目的包含效率(efficiency)與效果(effectiveness)其兩者之比較如下表說明:

相異之處:

相同之處:

1.皆是管理者所追求的績效之一。

2.皆為衡量一個企業或群體管理有效與否的主要指標。

十一、企業管理的對象─管理矩陣 (Managerial Matrix):

(一)「管理矩陣」的意義:是由企業功能與管理功能所構成的一種交叉關係,係指企業如欲發揮經營績效,各個「企業功能」的主管人員,必須運用「管理功能」的計劃、組織、協調、領導、控制等方法,來從事其所負責的業務工作(如人事工作、生產工作、財務工作、行銷工作、研發工作等)。

企業功能與管理功能之關係,如以圖表來表示,則形成如下表所示之「管理矩陣」:

(二)管理矩陣的特徵:

1.「企業功能」係隨企業性質而異,「管理功能」則可完全應用於各式企業性質。

2.任何企業功能均可透過管理功能的應用而增加組織績效。

3.可使管理者有系統的了解整體組織工作內容。

十二、企業管理的性質─管理是科學或是藝術?

(一)管理是一種科學,因為管理的原則是基於學者的研究、分析、實驗、衡量等科學方法而得,可適用於解決管理所遭遇的問題。因此,管理原理原則的探討方法,如同一般科學的研究方法;所以說,管理是一種科學。

(二)管理亦是一種藝術,因為管理的原理原則,雖然已發展出堅實的理論基礎,但並非包羅萬象,對於所有管理問題亦非保證可以解決,尚有賴管理者的實務經驗與智慧技巧的運用;所以說,管理亦是一種藝術。

十三、企業管理的目標:

近代美國著名管理大師彼得.杜拉克(Peter Drucker),認為企業的目標有下列各項:

(一)市場目標。

(二)生產力與附加價值的目標。

(三)創新目標。

(四)管理與人力發展目標。

(五)有形資源及其理財方式目標。

(六)利益目標。

十四、企業管理者的能力(條件):

(一)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應具備下列管理能力:

1.觀念化能力:

觀念化能力,就是概念化、系統化或整合能力,就是從錯綜複雜的狀況中發掘關鍵問題與因素,並權衡各種方案之優劣與風險大小的能力。管理階層愈高者,面臨之問題愈複雜與抽象,所需要之觀念化能力也愈高。

2.人際關係能力:

人際關係能力,就是領導、溝通、協調的能力。管理工作不外乎管人,最富動態性與挑戰性,因此人際關係能力對每一階層管理者都屬必要,而且是同樣重要。這是因為管理者必須藉由他人完成任務,因此管理者必須有能力去建立信任與合作的人際關係。

3.專業技術能力:

專業技術性能力,就是實際應用於作業或業務工作上的知識、方法、技藝和經驗的能力。例如營業櫃台受理案件之技術、會計處理之知識與技能等。一般而言,基層管理者需要之技術能力程度較高,而高階管理者在技術能力方面只要具備一般概念就可以。

(二)管理能力與管理階層:

1.一個良好的管理者必須具備以上三種能力,才算具有管理能力。而這三種能力的重要性,隨著管理階層高低而不同,愈低的管理階層,技術性能力愈重要,愈高的管理階層,觀念化能力愈重,人際關係能力則為各階層所共同必須。

2.圖示:

十五、管理者的工作角色:

亨利敏茲伯格(Henry Mintzberg)將高階管理者角色分成三大類,如下表:

十六、現代企業管理之趨勢(特徵)(新方向):

(一)多角化經營:

1.水平多角化:新產品與原產品技術關聯性。

2.垂直多角化:上下游關係。

3.集中型多角化:生產各種與市場(現有)有關產品。

4.集成型多角化:多行業的介入(海、陸、空、水泥.....)

(二)動態管理:企業活動與管理保持一定的彈性。

(三)自由管理:不拘形式,且富高彈性之經營管理,擺脫死板法令規章和管制。

(四)腦力激盪。

(五)電腦化與自動化。

十七、現代大企業的發展趨勢:

(一)大規模經營。

(二)多角化經營。

(三)重視研發。

(四)重視商業資訊搜集。

(五)資本國際化。

(六)投資短期化。

(七)組織彈性化。

十八、現代企業的特質:

(一)專業化。

(二)標準化。

(三)簡單化。

(四)自動化。

(五)合理化。

(六)多角化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    保成郵局招考部落格所刊載內容均為保成補習班所有,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、連結、
     發行或刊登他處,以免觸法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


詢問最新考情說明會速洽保成櫃台服務人員:02-23317517;02-23317518

或者http://goo.gl/fN8Ea 留下您的資料,保成服務人員將與您聯繫!


 

arrow
arrow

    店小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